固鎮(zhèn)縣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
統(tǒng)計公報
2018年,在縣委、縣政府堅強領導下,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堅持“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城市建設、鄉(xiāng)村振興、民生保障”四輪驅動,克難攻堅、務實進取,扎實做好穩(wěn)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、防風險各項工作,全縣經濟社會呈現穩(wěn)中向好的發(fā)展態(tài)勢。
一、綜 合
初步核算,全年地區(qū)生產總值(GDP)[2]240.74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增長7.4%。分產業(yè)看,第一產業(yè)增加值63.97億元,增長3.8%;第二產業(yè)增加值91.05億元,增長8.4%;第三產業(yè)增加值85.72億元,增長8.5%。三次產業(yè)結構由上年的26.5:38.2:35.3調整為26.6:37.8:35.6。按照戶籍人口計算,人均GDP36723元,比上年增加3645元。
2018年全縣地區(qū)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
單位:億元
|
指 標 |
絕對數 |
比上年增長% |
|
地區(qū)生產總值 |
240.74 |
7.4 |
|
其中:第一產業(yè) |
63.97 |
3.8 |
|
第二產業(yè) |
91.05 |
8.4 |
|
第三產業(yè) |
85.72 |
8.5 |
|
其中:農林牧漁業(yè)[3] |
65.58 |
3.9 |
|
工業(yè) |
81.35 |
8.3 |
|
建筑業(yè) |
9.70 |
7.9 |
|
批發(fā)和零售業(yè) |
10.56 |
6.3 |
|
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(yè) |
9.13 |
3.3 |
|
住宿和餐飲業(yè) |
5.42 |
5.7 |
|
金融業(yè) |
6.64 |
7.4 |
|
房地產業(yè) |
14.72 |
1.6 |
|
營利性服務業(yè) |
24.16 |
30.4 |
|
非營利性服務業(yè) |
13.48 |
-3.9 |
全年城鎮(zhèn)新增就業(yè)8150人,失業(yè)人員再就業(yè)577人,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6717人。年末城鎮(zhèn)登記失業(yè)率4.0%。
二、農 業(yè)
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10036公頃,其中,小麥面積56659公頃,玉米面積48510公頃,稻谷面積1561 公頃。油料種植面積35996公頃,棉花種植面積40公頃,蔬菜種植面積15851 公頃。
全年糧食產量59.74萬噸,下降2.2%。油料產量25.21萬噸,增長3.1%。棉花產量0.005萬噸,下降2.2%。蔬菜產量83.02萬噸,增長4.8%。水果產量20.99萬噸,增長10.6%。
年末全縣生豬存欄36.06萬頭,比上年下降0.6%;全年生豬出欄83.96萬頭,增長8.2%。肉類總產量18.01萬噸,增長12.0%。禽蛋產量4.45萬噸,增長2.2%。水產品產量1.09萬噸,增長4.0%。
2018年全縣主要農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
單位:萬噸
|
產品名稱 |
絕對數 |
比上年增長% |
|
糧 食 |
59.74 |
-2.2 |
|
夏 糧 |
32.28 |
-0.9 |
|
#小麥 |
32.28 |
-0.9 |
|
秋 糧 |
27.46 |
-3.6 |
|
油 料 |
25.21 |
3.1 |
|
棉 花 |
0.005 |
-2.2 |
|
蔬 菜 |
83.02 |
4.8 |
|
水 果 |
20.99 |
10.6 |
|
肉 類 |
18.01 |
12.0 |
|
禽 蛋 |
4.45 |
2.2 |
|
水產品 |
1.09 |
4.0 |
全年化肥施用量(折純)69131噸,下降6.1%。農用薄膜使用量2418噸, 下降3.2%。農藥使用量1318噸,下降7.8%。
三、工業(yè)和建筑業(yè)
年末全縣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企業(yè)[4]達199戶,全年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增長8.5%。
全縣多數工業(yè)行業(yè)增加值保持增長,其中:農副食品加工業(yè)增長23.4%,紡織業(yè)增長23.4%,造紙及紙制品業(yè)增長21.4%,木材加工和木、竹、藤、棕、草制品業(yè)增長8.7%,紡織服裝、服飾業(yè)增長7.2%,橡膠和塑料制品業(yè)增長6.5%,食品制造業(yè)增長5.4%,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(yè)增長2.9%。高新技術產業(yè)增加值增長7.9%,戰(zhàn)略性新興產業(yè)產值增長60.2%。
2018年全縣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增加值增長速度
單位:%
|
指 標 |
比上年增長 |
|
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 |
8.5 |
|
其中:股份制企業(yè) |
8.9 |
|
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(yè) |
8.9 |
|
其他 |
-17.2 |
|
其中:農副食品加工業(yè) |
23.4 |
|
食品制造業(yè) |
5.4 |
|
紡織業(yè) |
23.4 |
|
紡織服裝、服飾業(yè) |
7.2 |
|
木材加工和木、竹、藤、棕、草制品業(yè) |
8.7 |
|
造紙及紙制品業(yè) |
21.4 |
|
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(yè) |
2.9 |
|
醫(yī)藥制造業(yè) |
1.2 |
|
橡膠和塑料制品業(yè) |
6.5 |
|
非金屬礦物制品業(yè) |
-0.1 |
|
專用設備制造業(yè) |
-12.8 |
全縣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490.4%。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實現主營業(yè)務收入424.08億元,增長17.1%;實現利稅總額9.01億元,增長10.2%,其中利潤總額7.38億元,增長21.3%。
2018年全縣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企業(yè)主要經濟效益指標
|
指標名稱 |
單位 |
數值 |
比上年增減百分點 |
|
綜合效益指數 |
% |
490.4 |
-53.9 |
|
總資產貢獻率 |
% |
10.6 |
-0.4 |
|
資本保值增值率 |
% |
123.7 |
2.1 |
|
資產負債率 |
% |
48.7 |
0.4 |
|
流動資金周轉次數 |
次 |
8.2 |
-2.6 |
|
成本費用利潤率 |
% |
1.8 |
0.3 |
|
全員勞動生產率(按增加值計算) |
元/人 |
562646 |
-7.9 |
|
產品銷售率 |
% |
98.2 |
0.4 |
全年全社會建筑業(yè)增加值9.70億元,比上年增長7.9%。具有資質等級建筑企業(yè)完成產值25.98億元,增長48.6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23.72萬平方米,增長52.9%;房屋竣工面積57.39萬平方米,增長20.1%。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
全年固定資產投資[5]比上年增長14.8%,其中,技術改造投資下降20.8%,民間投資占比73.9%。分產業(yè)看,第一產業(yè)投資增長113.0%,第二產業(yè)投資增長15.2%,第三產業(yè)投資增長12.8%。
全年房地產開發(fā)投資66.38億元,比上年下降1.8%;房屋銷售面積137.15萬平方米,增長23.0%;房屋銷售額66.01億元,增長45.6%。
全年完成省億元以上項目投資109.3億元,完成率居全市第1位。三小四小新建項目、開發(fā)區(qū)污水處理廠二期及污水管網工程、年產60萬噸淀粉糖和年產5000噸氨基葡萄糖等項目建成投用,年產5000噸維生素B6、年產15萬噸乳酸加工10萬噸聚乳酸等項目開工建設。
五、國內貿易
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.09億元,比上年增長17.0%。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,城鎮(zhèn)消費品零售額68.37億元,增長16.8%;鄉(xiāng)村消費品零售額5.72億元,增長19.2%。按消費形態(tài)分,商品零售62.25億元,增長17.6%;餐飲收入11.84億元,增長13.7%。按單位規(guī)模分,限額以上企業(yè)(單位)零售額9.61億元,增長18.7%;限額以下企業(yè)(單位)零售額64.49億元,增長16.6%。
在限額以上企業(yè)(單位)零售額中,批發(fā)、零售、住宿、餐飲四大行業(yè)比上年分別增長19.3%、20.0%、17.2%、16.7%。糧油、食品類增長24.8%,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2.4%,金銀珠寶類增長19.8%,服裝鞋帽、針、紡織品類增長19.8%,機電產品及設備類增長18.5%,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8.1%,飲料類增長17.3%,日用品類增長16.7%,汽車類增長14.6%。
六、對外經濟和旅游業(yè)
全年進出口總額6584萬美元,比上年下降27.1%。其中,進口1274萬美元,下降32.4%;出口5310萬美元,下降25.6%。全年外商直接投資10334萬美元,下降36.9%。
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2.77億元,接待國內游客425.89萬人次,接待入境游客1.2萬人次。全縣星級飯店(賓館)2個。旅行社7家,其中服務網點6家。A級旅游景區(qū)4個,其中,3A級旅游景區(qū)2個,2A級旅游景區(qū)2個。
七、交通和郵電
全年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(yè)增加值9.13億元,比上年增長3.3%。
全年公路客運量143.95萬人,客運周轉量11499.67萬人公里,貨運量2195.80萬噸,貨運周轉量628000.46萬噸公里,客貨運周轉量比上年增長5.1%。
年末全縣汽車擁有量4.25萬輛,比上年增長20.1%,其中個人汽車3.73萬輛,增長22.3%。個人汽車中小型、微型載客汽車擁有量3.29萬輛,增長23.7%。
全年郵政營業(yè)收入6837萬元,增長4.8%。電信業(yè)務總量(收入)3.12億元,比上年下降1.6%。年末全縣固定電話用戶數2.32萬戶, 比上年下降4.1%;移動電話用戶數44.37萬戶,比上年增長11.0%。
八、財政、金融
全年財政收入17.36億元,比上年增長3.6%,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.33億元,增長8.0%。在地方財政收入中,契稅增長32.1%,耕地占用稅增長25.3%,個人所得稅增長15.2%。財政支出37.53億元,增長0.9%。全年31項民生工程累計投入11.70億元,惠及100%城鄉(xiāng)居民。
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(人民幣口徑,下同)197.51億元,比年初增加15.47億元,增長8.5%,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37.28億元,比年初增加15.67億元,增長12.9%。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34.05億元,比年初增加24.40億元,增長22.2%。其中,短期貸款余額36.22億元,增長0.4%;中長期貸款余額94.29億元,增長28.6%。
2018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貸款余額及其增長速度
單位:億元
|
指 標 |
年末數 |
比上年末增長% |
|
各項存款余額 |
197.51 |
8.5 |
|
其中:住戶存款 |
137.28 |
12.9 |
|
非金融企業(yè)存款 |
30.76 |
2.7 |
|
各項貸款余額 |
134.05 |
22.2 |
|
其中:短期貸款 |
36.22 |
0.4 |
|
中長期貸款 |
94.29 |
28.6 |
九、教育和科學技術
全縣共有中等職業(yè)教育學校1所,其中中等職業(yè)技術學校1所;普通教育學校242所,其中,普通中學29所(高中9所,初中20所),小學116所,幼兒園96所,特殊教育學校1所。
全縣中等職業(yè)學校專任教師387人,普通中學專任教師2142人,其中,高中1168人,初中974人。
全縣中等職業(yè)教育學校在校學生1.06萬人;普通教育學校在校學生10.15萬人,其中,普通中學在校學生2.55萬人(高中在校學生1.06萬人,初中在校學生1.49萬人);小學在校學生5.30萬人。幼兒園在園幼兒2.29萬人,特殊教育學校在校生105人。
全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%,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100%,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5.9%。
2018年全縣各級各類教育發(fā)展情況
|
指 標 |
單 位 |
招生數 |
在校學生數 |
畢業(yè)生數 |
|
各類中等職業(yè)學校 |
人 |
2179 |
10559 |
4565 |
|
普通中學 |
人 |
8538 |
25516 |
8237 |
|
高中 |
人 |
3434 |
10568 |
3603 |
|
初中 |
人 |
5104 |
14948 |
4634 |
|
小 學 |
人 |
10552 |
52961 |
6846 |
全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(yè)4家,高新技術企業(yè)總數達28家。全縣有省級以上(重點)實驗室1個;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家。
全年發(fā)明專利申請量165件,發(fā)明專利授權量11件。萬人發(fā)明專利擁有量達3件。
十、文化、衛(wèi)生和體育
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。全面啟動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(qū)創(chuàng)建工作。南城文化館、圖書館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即將完工。送戲下鄉(xiāng)361場,放映農村公益電影2308場。組織開展“全民閱讀?圖書漂流”活動和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之詩詞大賽。舉辦了第二屆“美麗固鎮(zhèn)、唱響谷陽”歌手大賽和春節(jié)文藝匯演;舉辦4場廣場納涼晚會;組織非遺走基層展演。組織350名廣場舞愛好者參與省運會廣場舞《家鄉(xiāng)美蚌埠棒》集中展演;先后舉辦全縣朗誦大賽、全縣廣場舞大賽、歌手大賽等活動。做好文化館免費開放工作,全年電子閱覽室、圖書閱覽室、多功能室、舞廳等免費開放達2008小時,對書法、美術、攝影、聲樂、舞蹈培訓人數300多人。組織淮河情藝術團特色節(jié)目琴書《喜慶十九大》參加省委宣傳部、省演藝集團承辦的“新時代 新安徽”黨的十九大精神在江淮系列情景宣講活動。組織四名選手參加蚌埠市中華民歌大賽,獲得一個一等獎、兩個優(yōu)秀獎。
年末全縣有醫(yī)療衛(wèi)生機構239個,其中縣級公立醫(yī)院2所,鄉(xiāng)鎮(zhèn)衛(wèi)生院11所(其中4所中心衛(wèi)生院)、村衛(wèi)生室203所、民營二級醫(yī)院2所,民營一級綜合醫(yī)院6所,專業(yè)公共衛(wèi)生機構1個,婦幼保健機構1個,診所11個,醫(yī)務室2所;全縣衛(wèi)生技術人員2194人,其中執(zhí)業(yè)(助理)醫(yī)師828人,注冊護士999人。醫(yī)療衛(wèi)生機構床位2515張,其中醫(yī)院床位1930張。每萬人擁有床位數38.2張,每萬人擁有衛(wèi)生技術人員數33.3人。
成功承辦安徽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青少年部足球(女子組)比賽,固鎮(zhèn)縣青少年女子足球隊代表蚌埠市奪取女足乙組冠軍;縣示范幼兒園在省運會廣場舞比賽中,榮獲一銀二銅好成績;積極開展198場農村群眾體育活動,出色完成體育民生工程;參加市健運會五個類別21個項目的競賽,取得了豐碩成果;組織體育協(xié)會開展趣味運動會、千人毅行等9次大型活動。一萬多人參加了活動;成功承辦全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(lián)賽活動。
十一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
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9.62‰,死亡率6.24‰,自然增長率為13.38‰。年末戶籍人口65.86萬人,比上年增加0.61萬人;其中男性34.36萬人,占總人口的52.2%,女性31.50萬人,占總人口的47.8%。性別比(以女性人口為100)為100:109.1。常住人口57.6萬人,比上年增加0.1萬人。
2018年末全縣人口數及其構成
單位:萬人
|
指 標 |
年末數 |
比重% |
|
年末常住人口 |
57.6 |
|
|
年末戶籍人口 |
65.86 |
|
|
其中:城鎮(zhèn) |
17.46 |
26.5 |
|
鄉(xiāng)村 |
48.40 |
73.5 |
|
其中: 0-17歲 |
15.99 |
24.3 |
|
18-34歲 |
17.55 |
26.6 |
|
35-59歲 |
22.60 |
34.3 |
|
60歲及以上 |
9.73 |
14.8 |
全年城鎮(zhèn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82元,比上年增長9.9%;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6元,比上年增長9.7%。
年末全縣職工基本養(yǎng)老、失業(yè)、醫(yī)療、工傷、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 2.99萬人、1.65 萬人、 2.82 萬人、2.01萬人、1.89 萬人,城鎮(zhèn)居民醫(yī)療保險參保 2.99 萬人,城鄉(xiāng)居民養(yǎng)老保險參保25.34 萬人。企業(yè)退休人員養(yǎng)老金和失業(yè)人員失業(yè)金100%按時足額發(fā)放。
十二、城市建設、環(huán)境和安全生產
全年實施城市大建設項目64個,完成投資41.22億元。南城區(qū)污水泵站及管網工程、南城區(qū)五期路網、劉集路京滬鐵路立交工程、南城區(qū)職教中心和三館合建等項目有序推進;三小四小新建項目、連城鎮(zhèn)教育一體化項目、尚達.新天地綜合體、駕考中心、汽車檢測線等項目已完工。一板橋黑臭水體治理穩(wěn)步推進。完成房屋征收2200戶,新開工安置房2288套,竣工安置房2568套,完成回遷戶數2055戶。
全年環(huán)境空氣質量達二級標準以上天數 58.2%,區(qū)域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54分貝,夜間平均等效聲級40分貝。
全縣共發(fā)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3起,死亡11人。其中:道路運輸事故9起、死亡7人,工礦商貿事故3起、死亡3人,鐵路交通事故1起、死亡1人。未發(fā)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。農機、水上交通等領域沒有發(fā)生生產安全死亡事故。
注: [1]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(tǒng)計數,部分數據由相關部門提供,文中合計數因小數取舍而產生的誤差,均未作機械調整。
[2]生產總值及各產業(yè)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,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。
[3]國家統(tǒng)計局對三次產業(yè)和行業(yè)實行相對分離的劃分標準,第一產業(yè)指農林牧漁業(yè)(不含農林牧漁服務業(yè)),第二產業(yè)指工業(yè)(不含開采輔助活動,金屬制品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(yè))和建筑業(yè),第三產業(yè)指除第一產業(yè)、第二產業(yè)以外的其他行業(yè)。
[4][5]2011年國家統(tǒng)計制度改革,規(guī)模以上工業(yè)統(tǒng)計范圍為年主營業(yè)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(yè),固定資產投資統(tǒng)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和房地產開發(fā)投資。
網站首頁
固鎮(zhèn)動態(tài)
政府信息公開
政民互動
網上辦事
走進固鎮(zhèn)
數據發(fā)布
皖公網安備34032302000001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




